u369 topbanner

血液缺鉀造成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

【記者陳世旺報導】若出現心悸、發抖、手抖、腹瀉、體重減輕、易怒、焦慮、怕熱、眼凸等症狀,中山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王威傑醫師建議應做血液檢查,及早偵測是否為血液缺鉀引起的甲狀腺亢進症狀,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血液缺鉀造成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痹

王威傑醫師指出,臨床上再運動後再加上喝了大量的含糖飲料後發生四肢癱軟,之後才知道自己患有甲狀腺亢進。值得注意的是,若鉀離子持續過低未治療太久,亦可能引發心律不整及呼吸衰竭,是有致命的風險。

一名21歲的大學生,近日發現比較容易有盜汗及心悸的症狀,但他不以為意,以為是喜歡運動及熬夜的關係,直到日前早晨醒來突發現雙腿下肢無力癱軟、無法行走,而被室友送至急診。經過急診檢查後發現血中鉀離子濃度過低,最後診斷為是因葛瑞夫茲氏症造成甲狀腺亢進所併發的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經急診治療後血鉀濃度回復正常值,下肢力量也完全恢復,隨後於門診持續追蹤並且治療甲狀腺亢進。

                                       激烈運動、大餐後避免喝大量含糖飲料

王威傑醫師表示,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痹為甲狀腺亢進少見之併發症之一。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痹多見於男性,特別是亞洲人種。較常發生在夜間或清晨,誘發的危險因子包括突然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飲食  (例如一頓大餐或喝了大量的含糖飲料)、激烈運動、飲酒等。

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痹是因甲狀腺機能亢進,包括葛瑞夫茲氏症,毒性甲狀腺結節、過量碘或甲狀腺素攝取等,使肌肉細胞外的鉀離子流入細胞內,降低血中鉀離子濃度,進而出現突發性肢體無力。肢體無力通常是雙側對稱性,由下肢近端先發生,然後進展至四肢癱瘓動彈不得,清晨起床時似鬼壓床。

                                    勿自行停藥、避免熬夜、過度勞累、暴食暴飲

及早偵測是否為甲狀腺亢進症狀是可以避免四肢癱瘓動彈不得 若有症狀臨床上可以抽血檢查了解甲狀腺功能狀況。一旦診斷為甲狀腺亢進通常會給予口服抗甲狀腺藥,抑制甲狀腺素,一般經過4~6周治療服藥,症狀通常即可有所改善。整體而言,臨床上會依照患者個別狀況,在症狀好轉後,採取逐漸減藥。盡量不要自行減藥,除非是發生副作用。患者可能因自行停藥,使原本穩定的甲狀腺功能,在一遇到壓力時,又在短時間內惡化。在生活習慣方面,應避免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痹的誘發因子,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飲食上富含鉀的食物其實無需大量攝取,僅需注意勿暴飲暴食,並減少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即可。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