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自古以來士大夫觀念深植民心,書中自有黃金屋,開卷有益,木雕工藝師楊江山國小畢業就執刀斧鑿,一雕就是四十多年,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刻鏤歲月個展作品【二甲傳臚】,是他心靈寫照,鼓勵人要認真讀書,富貴知識書中有。
二甲傳臚引喻讀書能讓人功成名就
楊江山依台灣牛樟木形,雕刻一疊書本,高約60公分、寬約25公分,書上有二隻螃蟹,一隻箝在書旁,一隻在書頂,地上有一隻青蛙,這是引喻【二甲傳臚】典故,象徵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層疊書籍旁有螃蟹裹足前進來求知,迆邐而行,從深山走向大海,再從大海走向深山,行千里涉獵事務,增廣見聞。讀了書,青蛙也不再是井底之蛙了。
楊江將刻鏤四十餘載的得意作品,3月28日到6月11日首度在三義木雕博物館舉辦【刻鏤歲月】個展。,題材多元、貼近自然、巧雕作品居多,沒有太多的雕鑿;54件展覽作品,有10件是三義木雕博物館得獎作品。每件作品都有創作內涵,寓意深遠,藝術生活化,創作正念積極,用料方面,除沉香木以外,都以台灣所產的珍貴林木為主。
傳統加創新雕法讓作品更精進
楊江山的巧雕工法,匠心獨運,利用原木自然生成之形象,精雕細琢,表現內涵的氣質,來豐富形象之美;54歲榮獲第一屆【台灣木雕工藝師】的授證,作品獲獎連連,幾乎年年得到『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的優勝獎。尤其2011年以後,楊江山作品在中國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幾乎年年都獲得特別金獎。作品也被浙江省東陽市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物館典藏【彩雲】【彩雲飛】;福建省連城縣地質博物館典藏【登高悟空】等等。
楊江山的創作往往流露著平實自然的美感,渾然天成卻又極具巧思。雕刻紋路,柔中帶勁;剛中帶綿,剛柔並濟,自成一格。為求創新突破,60歲才完成大專教育的視覺藝術、陶瓷生活創意學科,也讓他有傳統加創新的思維,經過構思、畫圖、泥塑,再下刀,使作品更富生命力。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