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中國附醫率先啟動精準醫學門診

【記者陳世旺報導】2015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精準醫學來提升醫療技術和品質,15年前中國醫藥大學和亞洲大學合作成立中亞大精準醫學中心,中國附醫率先全台於2017年6月正式成立暨精準醫學門診揭牌,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全外顯子基因體定序工程都在院內完成,並且以檢測20,000個基因來診斷癌症,罕見疾病及各種遺傳病。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右六】中央研究院鄔哲園研究員等主持揭牌儀式      

                               基因檢測立大功: 精準診斷、預防、預測、治療

中國附醫精準醫學中心研究副院長張建國指出,過去因為醫療技術及科技的限制,臨床醫師往往無法做出精準的診斷、預防、預測及治療。直到2003年,人類基因體圖譜解碼、「人類基因與疾病相關的使用說明書」公諸於世之後,全世界為之振奮。但因為整個基因分析技術尚未商品化,成本過高,難以臨床應用。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基因體定序儀的普及化,以及對於基因體資訊的了解,現在終於可以明白疾病的複雜機制,為患者量身打造最佳治療方案。

                            基因體檢驗部通過美國臨床病理實驗室(CAP)認證

2013年,中國附醫就開始發展有關基因 體的檢驗,在2015年8月更將精準醫學的研究規劃成為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醫療團隊建立了精準醫學的核心技術,基因體定序及生物資訊分析系統,一方面進行各種困難診斷疾病的基因體檢驗分析。同時為了服務更多的病人,臨床應用級的基因體檢驗部應運而生,也通過美國臨床病理實驗室(CAP)認證通過,是國內罕見的全外顯子體定序檢驗認證通過的檢驗部。

           全外顯子基因體檢測讓潛在疾病無所遁形

患者做了全外顯子定序的檢查(檢測所有人類約二萬個蛋白質相關基因的序列。人類的85%左右的疾病與蛋白質相關基因有關,所以這種檢驗可偵測人類85%左右的疾病。全外蜆仔基因體檢驗對欸之疾病的診斷是最有效益的檢驗方法。

市面其他基因體相關檢驗,主要針對約500個癌症相關基因或200個以內的疾病相關基因,並無法檢測出所有癌症所產生的變化或遺傳相關的突變,而且大部分的相關檢測單位並無進一步突變點的驗證)。

圖說:中國附醫精準醫學中心副院長張建國教授在實驗室操作基因體序列分析儀

精準醫療中心掌舵者張建國教授剴切指出,是全面性、集體專業化、很多醫療精英匯集,一般醫院醫師是無法單獨可做到的品質。藉由精準醫療團隊做基因體定序數據分析、臨床症狀比對,可幫助患者找到了未被報導過的致病基因突變,並將進一步分析患者這個基因的功能並驗證此突變是否可能產生患者的病癥,再根據此突變的危害程度告知患者的預後。

             精準醫學門診需自費

利用精準的診斷、預防、預測及治療療程,有系統地提供更多病患全方位的智慧醫療,包含從檢測、生物資訊分析、驗證到判讀,供一站式的服務,並且以檢測20,000個基因來診斷癌症,罕見疾病及各種遺傳病。有癌症家族史或是癌症復發、化療反應不佳的癌症患者,想了解癌細胞的基因體變化,以提供決定治療方向,都可透過精準醫療門診。

揚善採訪專線0980-65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