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 B肝C肝帶原者是罹患肝癌的主要原因,一位56歲毛先生任職金融業,沒有B型C型肝炎症狀,也無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性,沒有不舒服感覺,腹部自覺有硬塊,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是17公分的肝腫瘤,經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彭正明醫療團隊治療,術後正常起居,精神奕奕,在【肝動人生病友會】分享心路歷程,建議定期健檢,早發現,早治療,確保健康。
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中山附醫【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為響應世界肝炎日,每年都會在7月份舉辦【肝動人生病友會】,肝病防治專業醫療團隊和病人共同參與衛教活動,增加病人及家屬對肝炎及肝癌的認知。
B.C型肝炎帶原者應定期抽血、超音波檢查
中山附醫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彭正明主任指出,衛福部統計台灣102年有11420人罹患肝癌,103年有11358人罹患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都是全國十大死因,肝癌絕大多數是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B型肝炎為主要因素,目前在台灣約有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彭正明主任,呼籲本身為B.C型肝炎帶原者,應每三-六個月定期抽血(甲型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若已有肝硬化現象則每三個月就需檢查一次。
定期檢查主要是能觀察肝實質變化及早期發現小於3公分的「小型肝癌」;一般若能早期發現,早期切除,則5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以上,甚至痊癒。
防治C肝三種新口服藥物健保有給付
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陳宣怡指出,台灣目前約有75萬人感染C型肝炎,C肝是透過血液傳染,刺青、紋眉、打獨、共用器械刮鬍子等途徑傳染。今年8月份起,健保已經有3種口服新藥來防治C型肝炎,效果比打肝島素還好,副作用也明顯降低,是患者福音。
謝慶隆醫師: 40歲以上作高階健檢更有保障
曾在馬偕醫院服務的中山附醫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外科醫師謝慶隆呼籲:依他的臨床經驗,40歲以上建議做健康檢查,強調預防醫學新觀念做起。善用政府力推各項健康檢查的福利措施。若經濟許可,觀念又能接受,做高階的健檢是必要的,檢驗癌指數或是影像檢查等等,達到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確保生命安全。
圖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7月29日舉辦【肝動人生病友會】數百位病友和家屬參與,該院外科主任彭正明、副院長田雨生等肝膽腸胃科醫師做衛教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