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中山醫學大學自106年起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結合中山醫大食安青年軍,以食安為主軸,運用教育、宣導與輔導等方式,進行「在地關懷」與「產業鏈結」,分別以「食安全進化」計畫輔導業者提升食品產業之衛生安全;「深耕中小學校園食安計畫」輔導學校午餐廚房,為學生的營養午餐進行把關。
現今民眾對於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之時,中山醫大餐飲、營養等系所,以食安與營養之專業,提供在地服務、實踐社會責任。由學生組隊至各校宣導正確飲食觀念,更結合崇倫國中食農教育計畫,將食安教育結合食農,讓學生了解農場到餐桌各環節,以及其可能衍生的食安問題,並配合快速檢驗,模擬小記者採訪專家學者等實際闢謠活動,讓學生建立媒體識讀能力。
中山醫大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理多項食品衛生主題課程,開放學生、業界與政府單位共學,建立交流平台。參與計畫的在地冰果行業者賴淑禎女士,一開始跟大學生一起上課時感覺較吃力,但將課程所學應用於店內,對衛生管理幫助很大,分享會中感謝有輔導老師的協助,而有相關問題也能直接向教授或衛生局人員請益,因而很鼓勵身邊做食品的朋友參加。
圖說:大聯合環控公司董事長黃美娜贈送次氯酸消毒水一年給食安軍。中山醫大校長呂克桓致贈感謝狀
臺中市立清海國中賴勝豐校長致力於提升校園午餐之食安,邀請中山醫大團隊前往輔導並協助改善。透過老師帶領學生以食安的角度與業者共同討論食安風險與解決問題,站在校方與業者角度取代評核與抽查,讓大學成為地方可活用的智庫,也幫助校園營養午餐品質更加提升,讓孩子吃得開心也能更加安心!
107年12月12日於中山醫大正心樓辦理成果交流分享會,分享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在推動在地食安的經驗與成果,台中市多所中小學校共襄盛舉,中區各校社會責任實踐的計畫學校也到場交流,受輔導業者、學校與食安青年軍皆輪流上台分享計畫參與心得與經驗、真情流露,為社會責任的實踐與創新創造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