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定期篩檢可減少晚期大腸癌機率!每年可省6億社會醫療資源

【記者陳世旺報導】政府針對五十歲以上民眾推行免費直腸大腸癌篩檢,十年有成,2015年起大腸癌發生人數首度下跌。大腸癌篩檢降低死亡率44%,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丁文謙主任指出,篩檢奏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每年減少2000人罹患第四期大腸癌患者,每年可替政府省下6億元的社會醫療資源。

免疫定量篩檢發現罹直腸大腸癌比例約0‧3%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丁依據三年來的統計,發現受檢罹癌比例為0‧3%左右,零期占33%,一期為19%,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只要做腹腔鏡手術追蹤即可,不需做化療、電療等治療。

糞便潛血篩檢可早發現早治療

    丁文謙主任指出,大腸癌是現代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死亡率歷年來一直維持第三名。早期大腸直腸並沒有症狀,很難提早發現,每2年勤做大腸癌糞便篩檢,現在都採免疫定量法,不會受外在環境影響,諸如:吃火龍果糞便呈紅色,吃雞鴨豬血成黑色而影響檢測結果。

    大腸直腸癌一、二期只要手術追蹤免化、電療

    大約一半的大腸直腸癌病患會因為復發,轉移而需要後續化療,電療,標靶藥物治療等等。其死亡率歷年來一直維持第三名。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存活時間約為三年半,接受化療、電療、標靶藥物治療費用,健保加自費醫藥費大約300萬元,相當龐大。第三期接受手術和化療,每年支出醫藥費大約為35萬左右,至於第一、二期,依照中山附醫的醫療技術,只要手術後追蹤,費用大約10萬到15萬之間。

    丁文謙主任呼籲民眾重視糞便潛血篩檢,篩檢若陽性反映,應勇敢面對做大腸鏡檢查時,現代醫療儀器和醫療技術都可克服癌ˊ症,做大腸鏡檢查往往也可以發現早期無症狀的癌症或者是惡性息肉,早發現,早治療對經濟和身心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