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4月27日(農曆3月23日),欣逢天上聖母聖誕,當天上午9時,已經335年歷史的台中市萬和宮遵循古禮,舉行三獻禮祭典,歡迎觀禮。
三獻禮祭典,由董事長蕭清杰主祭,從「鳴鐘九響」、「擂鼓三通」揭開序幕,依序進行「迎神禮」、「上香禮」、「初獻禮」、「讀祝禮」、「亞獻禮」、「三獻禮」及「分獻禮」等,歷時約一小時。
傳承195年字姓戲4月30日起開演75天
萬和宮保有全國少有、迄今傳承195年,民國100年11月1日,台中市政府公告登錄為台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的字姓戲,從4月23日(農曆3月19日)起,援例先由泉州府、漳州府、慶祝媽祖誕辰、廣東府及汀州府演出熱身,4月30日(農曆3月26日)正式開演。
今年表演團隊,經過公開招標,由苗栗金興歌劇社獲得演出資格。每天下午及晚間各演一場歌仔戲,為期大約75天。
蕭清杰指出,台灣傳統民俗字姓戲,又稱「家姓戲」或「單姓戲」,由地方同姓氏宗族,或聯合數姓為一字姓組織,輪流出錢邀請劇團演戲酬神。
30日正式開演的字姓戲,由張姓宗親比照媽祖聖誕祭典,舉行三獻禮,張姓宗親代表、萬和宮總幹事張俊鎮主祭。
廟埕的戲台,接著扮仙,由數位演員出場扮演仙道人物祝壽、獻福,具有祈神、謝神之意。至於其他字姓,則視其意願決定是否舉行三獻禮。
每年的字姓戲由張姓宗親開始,係因萬和宮媽祖由張國自湄洲恭請來台;林姓結束,是因為媽祖姓林,一頭一尾,代表對張國、媽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