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中山醫大結合生命醫學舉辦新媒體藝術展

【記者陳世旺報導】中山醫學大學學人樓圖書館一樓從4月26日到7月15日展出〈生命.訊號-林月霞當代藝術〉,展出以「生命」為核心,結合醫學元素的多型態新媒體藝術創作,包括平面繪畫、裝置藝術、錄像及虛擬實境,試圖以當代藝術的手法反映當代社會多元的生活樣貌,從中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個體存在的價值。

台灣當代醫學藝術家林月霞創作新穎

  當代藝術家林月霞女士,台灣嘉義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跨足藝術界考進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基於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與喜愛,繼而於2016年考入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班,目前攻讀新媒體科技藝術領域。林月霞女士出生於醫生世家,從小到大生活周遭從事醫學相關工作的親友很多,其夫呂克桓教授也是兒科名醫(現為中山醫學大學校長),很自然地,以醫學元素作為其創作題材,因此,她也成為台灣少見的「醫學藝術」創作者。

圖說:中山醫大呂克桓【右】醫學博士頒贈感謝狀給當代醫學藝術家林月霞【中】中山醫院總院院長黃建寧【左】陪同合影

  林月霞女士於開幕導覽時,提到此次展出作品中,靈感啟發有來自回收X光片為底稿所創作的錄像〈存在-神秘焦點〉,以及與美國生物研究室合作取得細胞影像而創作的裝置藝術〈細胞〉,其最新的虛擬實境(VR)創作〈境外之境〉則是以藥物膠囊為發想,想像乘坐著膠囊內視鏡進入人體,進行一場體內小宇宙的探險之旅,她希望透過「醫學與新媒體藝術」的結合,讓中山醫的師生們一同領略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響宴與體驗。

中山醫大將打造文藝校園提升師生心靈層次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呂克桓教授於開幕致詞時表示:學校非常重視醫學與人文藝術教育,在圖資長及圖資處同仁努力下,先後已舉辦四場「打造文藝校園系列活動」,冀透過藝文展活動培育師生良好的人文藝術涵養,並提升心靈文化的層次。

與會貴賓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周思源院長致詞時更談到:新媒體創作絕對要跟文化及涵養做結合,才能達到行銷與美善目的。中山醫大此次「生命‧訊號」當代藝術展覽,在嚴謹的醫界中引入藝術、引入品味,對文化的影響意義深遠。

圖說:新媒體藝術家林月霞博士現場導覽解說

台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文侯醫師致詞表示:台灣這四、五十年來,很多方面沒有辦法達到更高境界,係因我們對於美感教育的不足,歐洲與台灣不同的地方,就是美育與美術陶冶的落差,因此我們應極力推展美學相關的活動,讓大家的美學素養得以長足提升。

中山醫學大學除了致力在醫學教育與醫療服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外,也將持續朝校園文藝活動及創作講座普及化且專業化方向邁進;將把美學與中山醫大校園生活融為一體。作者在傳統創作中再融入現代思維與科技,可見其傳承並開拓新局的企圖心,結合醫學與藝術兩種專門領域,為國內醫學人文教育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