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地之材必有用,新鮮水果或是許多野生植物,經過營養食品專家認可後,都可做出營養好吃的食物。中山醫學大學食育急先鋒團隊(教育部USR Hub計畫),於近日(7月30日)帶領該校餐飲系、營養系學生前進南投縣水里鄉民和國小進行食農教育體驗營,體驗自然食材如何製作出營養好吃的食物。
圖說:中山醫學大學志工隊與民和國小長謝有誌合影當日志工們帶領一到五年級22位小學生以在地食材製作特色水餃,讓小朋友們自己動手DIY,各個玩得不亦樂乎,在玩樂中學習相關知識。「食農教育體驗營」藉由南投水里的在地食材—過貓與火龍果,製作多種色彩的水餃皮,讓學員利用實作連結對食物的記憶。課程中不只是製作水餃,志工們也傳達了醜食、麵筋形成、麵糰四階段等等的知識。更祭出有獎徵答,讓小朋友們專心聽課。中山醫學大學食育急先鋒團隊)帶領該校餐飲系、營養系學生前進南投縣水里鄉民和國小進行食農教育體驗營。
圖說:學童認真學習互動熱絡【圖文:中山醫大提供】
上午志工們示範如何包水餃,並在餡料中加入過貓,不但運用在地食材,也使學生攝取更多的深綠色蔬菜,同時讓學生自己混合餡料、包水餃,更有成就感。下午,志工現場實際操作壓麵機、攪拌機和果汁機,將過貓梗和火龍果榨成汁後分別加入中筋麵粉,形成麵糰。讓學生們利用雪克杯壓成水餃皮,了解一連串的水餃製作過程。課後,也開開心心地帶著自己製作的過貓水餃回家與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