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政府結合醫療機構,全台設置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25家職能復健單位,提供職災勞工的職業傷病預防、診斷、評估、重建與諮詢轉介等整合性服務,中山附醫97年率先在中部成立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並成立職業醫學科門診,為勞工醫療、傷病提供服務,協助申請職業傷害給付與補助。
勞工守護神------ 職業傷病防治中心
勞動部職安署周登春副署長表示,保障罹患職業傷病勞工之權益,協助職災勞工順利返回工作崗位,職安署於全國各地委託與補助各大型醫學中心辦理職業傷病診治中心及職業災害勞工工作強化中心已行之多年,發展迄今全國已設置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25家職能復健單位。
圖說:勞動部職安署周登春副署長 【中】中山附醫副院長陳志毅【右二】職業醫學科主任陳俊傑【右】職災 工作強化中心主持人陳美香教授【左】暨醫療團隊合影
周登春副署長嘉許中山附醫為職災勞工朋友做一條龍服務,設立職業醫學科門診,急性醫療、復健醫療、工作強化中心,學校更設有職業安全衛生學系,為職業傷病預防、診斷、評估、重建與諮詢轉介等整合性服務。呼籲勞工朋友別讓自身權益睡著,如有職業傷病診治需求,可就近洽所在地之防治中心尋求專業服務。
職業醫學科門診可確保勞工權益
職業醫學科陳俊傑主任表示,職業病因果關係認定複雜,勞工對職業傷病認知不足,為提供職業傷病勞工更親近的照顧服務,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自97年7月1日起承接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中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12年來有申請三百多件職業醫療、傷病服務,平均每年服務三十餘件,申請到勞保給付。
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以職業醫學專科醫師為主的醫療團隊,整合中部地區職業醫學之資源,結合院內相關臨床科別,並建立了9家網絡醫院,透過個案管理服務,並主動與院內職能復健科以及工作強化中心合作,提供中部地區勞工朋友高品質的職業醫學服務,使職災勞工能夠得到完整的職業傷病管理、協助取得勞工保險的給付及職能復健與復工。
旋轉肌袖症候群可申請職災給付與補助
感覺肩關節深部刺痛感、無法施力、抬舉重物過會感疼痛、手無法抬舉,可能是旋轉肌袖症候群,可至職業醫學科門診協助專業評估,取得工作相關疾病診斷書後,向勞保局提出職業病申請勞保相關之職業災害給付與補助。
陳俊傑主任指出,旋轉肌袖症候群是指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包含旋轉肌袖肌腱炎、旋轉肌袖撕裂傷及旋轉肌袖斷裂,累積性傷害是重要致病原因之ㄧ,上臂在動作時,不良的肩胛姿勢會改變旋轉肌袖結構,減少其有效的穩定作用,導致機械性夾擠,長期工作含有反覆或持續手臂上舉的動作者,尤其營建相關勞工比較容易罹患。
長期手過肩工作容易造成旋轉肌袖症候群
30年做粉刷油漆的翁姓勞工,今年4月份因為右肩無完全舉高且拿噴漆工具會更加疼痛,到中山附醫接受核磁共振檢查,被診斷罹患右肩旋轉肌袖症候群,需暫時中斷工作接受手術治療。109年5月7日個案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門診,一條龍服務,尋求職業病認定,由職業醫學科陳俊傑主任開立勞工保險傷病診斷書,讓個案送件至勞保局,經勞保局審核通過傷病給付。並轉介至工作強化中心做進一步訓練與服務,達穩定復工為目標。
圖說:旋轉肌袖症候群翁姓患者感謝職業醫學科主任陳俊傑【右四】職災 工作強化中心主持人陳美香教授【左三】醫療團隊給於照護並爭取職業災害補助
勞保相關之職業災害給付與補助:
- 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分職災醫療、傷病、失能及死亡4種給付。
- 當勞工遭遇職業傷害時,可向單位人事部門或所屬工會,索取勞工保險職業傷病門診單或勞工保險職業傷病住院申請書,就醫免部分負擔。
- 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服務項目:
- 職業傷病諮詢、診斷及認定服務
- 職業傷病勞工治療後復健轉介
- 職業傷病勞工復工評估
- 職業傷病個案管理服務與追蹤
- 協助職業傷病給付申請
- 協助職業傷病勞工之工作能力評估與強化訓練轉介
- 協助安排社工、心理、法律諮詢
- 勞工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健康追蹤檢查與健康指導
諮詢專線:04-24739595轉56207/56208
- 工作強化中心服務項目:
- 職災勞工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訓練
- 工作場所試作或工作模擬訓練
- 職務再設計以改善職場設備或提供輔具
- 人因工程衛教及諮詢服務
- 提供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支持
- 提供職業輔導評量,協助職災勞工再就業
- 協助連結就業服務資源
- 協助連結縣市政府福利資源
服務專線:04-24739595轉56131/5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