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台中市一年一度原住民歲時祭儀活動10月17日上午8點至下午6點,在臺中市農田水利會廣場(市政北二路及河南路口)隆重舉行,活動以「賽夏族」主祭祈福儀式為活動揭開序幕,透過虔誠祖靈對話,感謝祖靈一年的賜福與豐收,共享豐收的喜悅,現場歌聲洋溢,萬頭鑽動,穿梭於攤位,氣氛和樂祥和,熱鬧滾滾。
原藝舞動快樂和諧氣氛
台中市市長盧秀燕表示,目前居住在臺中的原住民族人約有3萬5千630人口數,16族群分佈於29個行政區,設籍於臺中市原住民族人口,每年均呈現成長,顯見臺中市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原藝舞動,讓台中市原住民族文化節活動帶來超駭氣氛,凝聚族人向心力,快樂和諧溫馨滿人間。
16族載歌載舞各展特色
臺灣原住民16族文化多元,是台灣文化瑰寶,部落族人因就業、就學之故,雖旅居都會區,仍不忘千百年的傳統文化模式,在特定季節所辦理的各項活動或儀式都彌足珍貴。今天陸陸續續湧入原住民來歡慶屬於自己的節日
臺中市政府長期以來深耕於原住民族文化的延續與保存,年度舉辦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活動,以促進台中市各族群間文化交流與文化學習,傳承各族群生活智慧及深化各族群傳統文化底蘊。
能歌善舞展現無遺
今年活動規劃包括:傳統歌舞展演、神話故事展演等,展演活動分由台中市24個原住民團體在6小時的動態活動中,以傳統樂器及真人族語演唱,搭配原住民族音樂、古調或演繹原住民生活祭儀、神話故事等展現多元文化與創新,
也特邀來自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進行文化交流之展現,在動態活動中,將呈現令人動容的文化感動。
攤位多樣化讓民眾感受原住民文化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慶祝豐年的季節,活動現場有原住民手工藝品、農特產品、美食展售及原住民族藝術家創作DIY體驗,今年也特別烤全豬饗宴為現場民眾進行美食分享,讓現場與會嘉賓能藉由部落的一般日常,感受原住民美食及日常的美學。
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節活動現場擺設多樣化攤位,原味的原住民美食烤肉、烤香腸、香氣四溢,傳統美食小米粽等各式各樣小吃,讓來賓大快朵頤,民眾除了享受口慾,還可以欣賞原汁原味的原民樂舞,體驗原住民文化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