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緬懷過去四十年;策勵未來數十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璀璨40,感謝有你」來歡慶40週年生日,周德陽院長以【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友善醫院,發展尖端、人工智慧、精準醫療、整合門診之數位醫療體系】,將AI智慧醫療定為下一個10年的目標,朝向世界頂尖醫療院所。
圖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右四】夥同醫院各科室主管慶祝醫院40歲生日
時光迴廊文史館繼往開來
為回首從蓽路藍縷至穩健成長的歷史印記,醫療體系於立夫教學大樓6樓,設置時光迴廊文史館,為院慶活動開啟序幕。11月11日開館儀式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服務屆滿40年之同仁,以及壽星寶寶一同出席歡慶中國附醫生日快樂。
圖說:周德陽院長【左四】、行政副院長楊麗慧【右】代表院方贈送禮物和紅包給二位周歲寶寶慶生,家長和寶寶主治醫師共同慶祝中國附醫生日快樂
檢視過往,展望未來10年,中國附醫周德陽院長將以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做為學習的標竿,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友善醫院,發展尖端、人工智慧、精準、整合之數位醫療體系;著手新一階段的醫療服務變革,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一站式服務及團隊整合門診,提供更佳的服務。
打造中醫大聯盟醫療網絡造福全民
擴大體系醫療群的建立,院本部以外,全省分布14分院,經營策略不僅在於堅固中國醫大醫療體系,擴大到合作聯盟醫院,將醫療資源開放予聯盟醫院,例如資訊、人工智慧、人才共享,以期打造中醫大聯盟醫療網絡,不但提升台灣醫療水準,更可節省醫療資源浪費,為全民健康福祉做努力。
為促進人類健康福祉、提高台灣醫療品質,中國附醫以第一醫療大樓做為起點,逐步擴展到九棟醫療大樓,延伸發展八大領域國際級研究中心。研究領域包括: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細胞治療、精準醫療、基因及轉譯醫學、生醫科技、創新醫材、中醫藥研發、多維列印及智慧輔具等,不斷積極延攬國內外菁英和研究團隊之外,也與世界知名的醫學中心和研究機構合作,尋求突破與創新。
研發創新成績亮眼國際發光
中國附醫近年來積極投入醫療研發,參與國家新創獎成績亮眼,今年更榮獲十項殊榮,展現創新醫療結合臨床服務之豐沛成果,其中「細胞治療中心」與「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研發成果傑出,經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評審肯定。且部分研發成果已分別技轉相關合作企業,以達產學合作互惠互利之成效。
圖說:時光迴廊文史館內設有訪客攝影站。與中國附醫同樣生日的二位寶寶和家長留下永恆回憶
中國附醫40年來持續在教學、服務、研究及公益方面貢獻心力,時時以追求醫界典範為使命。做為中部重點醫學中心,經營全方位醫療服務,發展特色醫療及尖端醫療領域。
醫師教育除規劃一般醫學訓練與全人醫療養成教育,更積極強化醫師的臨床與基礎醫學知識及分析能力,使成為醫療團隊工作之中堅份子。
在醫療行政管理方面,期盼行政人員能兼具觀念與創意,並能格物致知,忠實勇敢,在不同領域貢獻長才。秉持著持續不斷改進的精神,已獲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評核』金牌之肯定。
善盡社會責任惠及都市和偏鄉
周德陽院長表示「企業社會責任」是中國附醫核心價值之一,秉持蔡長海董事長「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回饋理念,除照顧都會住民健康外,自民國86年起服務南投縣信義鄉偏遠山區居民並提供整合性醫療照護,用心守護偏鄉健康至今已達23年。
由於中國附醫深耕在地醫療累積的豐富經驗,臺中市政府於107年與中國附醫合作,首例於臺中市社會住宅中結合醫學中心所成立健康關懷服務站。
圖說:中國附醫院長周德陽:切蛋糕的刀就像是手術刀讓人重生創造出更璀璨人生
今年欣逢40週年,更拓展社會公益服務之範疇,協助中央及地方成立和平鄉洛卡賀社區長照機構,與針對偏鄉老少共托推出「兒童教育曙光計畫」,規劃現場及遠距教學,減少偏鄉孩童學習斷層,另外,響應台中市政府於梨山衛生所設置復健站,捐贈救護車以協助偏鄉緊急醫療。積極發展智慧醫療平台,與在地元保宮攜手合作,透過雲端科技,結合在地居民生活型態打造智慧社區,落實台中市政府智慧城市之目標,中國附醫期許發揮自身公益量能,克盡社會責任,加深回饋社會力度。
尖端醫療創造友善就醫環境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蔡長海董事長帶領學校與醫療體系,不斷期勉大家也要求大家,必須面對未來變局,不斷創新,不斷改變,不斷努力,不斷突破,開創更璀璨的下一個10年,不僅為台中、也要為台灣下一代做出更好貢獻。
中國附醫感謝社會各界支持和肯定,除致力創造以員工為重的幸福環境外,同時更往尖端醫療服務、創作優質友善就醫環境,邁向世界一流醫學中心,成為台灣與世界的醫療亮點。
院方策劃一系列慶祝活動。包含院慶大會、音樂會、時光迴廊文史館等展示40年的成長。在11月16日院慶大會中表揚資深員工、志工團隊。晚上假國家歌劇院,邀請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伴隨悠揚的樂聲,展現40年發展並祝賀生日快樂。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