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超分次高效電腦刀放射治療頭頸癌新利器

【記者陳世旺報導】現代醫療科技進步,精準放射治療已是治癌的新方向。台中榮總放射腫瘤部劉怡君運用第六代電腦刀,治療頭頸癌患者,超分次、高效能放射治療,縮短療程,無侵入性、無傷口、不流血,療效好,是治療癌證的新契機。

放射治療技術邁入精準醫療

    台中榮總放射腫瘤科劉怡君醫師表示,放射治療是使用高能量的游離輻射來治療癌症,是癌症治療中的金三角中重要的利器。

    傳統放射治療是多分次的,一般療程約15-40次,療程時間約3-8周,單次劑量1.5-3 葛雷(Gy)。超分次高效放射治療是一種大劑量少次數的放射治療,唯有藉由精準的影像導航才能辦到。

第六代電腦刀優點:

  1. 超分次能有效縮短病人的療程,從3-8週大幅縮短到1-2週,病人能減少舟車勞頓之苦,也能減輕心理壓力。
  2. 高效精準大劑量,腫瘤更容易被摧毀,正常組織保護性更好。

    劉怡君醫師指出,近年放射治療技術進步神速,不斷推陳出新,為了讓民眾容易了解辨識需求,各醫院紛紛取名為各種「刀」,如海扶刀、銳速刀、螺旋刀、光子刀、威力刀、電腦刀等等,這些機器除了在放射治療技術精進、劑量率提高、引進影像導航系統…等等,經由各方面功能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夠給予病患更精準安全的治療、更低的副作用。

圖說:台中榮總放射治療團隊

    臺中榮總目前引進最新的第六代電腦刀,具有機器手臂,入射角度更靈活,可以適當閃避重要器官組織,同時具備高劑量率,精準的治療中AI影像導航腫瘤即時追蹤系統。

  療程縮短!療效更佳

劉醫師指出,在治療中追蹤腫瘤,電腦刀能達到最好的治療劑量包覆,最佳的治療效果以及最低的副作用。ㄧ方面縮短療程時間,ㄧ方面提升治療效果。更重要的是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放射治療有健保給付,惟有AI影像導航部分依次數病患自費,讓病患能以負擔的起的費用接受高效的放射治療。

    電腦刀改善病情實例

    劉女士,58歲女性,是一個唾液腺腫瘤的患者,民國100年接受腫瘤手術摘除,術後的同步放化療,持續的在門診追蹤中,在民國107年有兩處肺部轉移,接受手術摘除部分肺葉。但一年後肺部又產生多處轉移,接受化療,服標靶藥、免疫藥物等等,常疲倦、血球低下等等狀況,需要常跑急診輸血。經常性的頭暈、走路起來氣喘吁吁。

 因為藥物治療都成效不彰,後來經過劉醫師評估後,建議她轉移病灶使用電腦刀治療,在為期一周的療程沒有疼痛、沒喘。門診追蹤近一年,病患能夠保有生活品質,不用常跑醫院,是她最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