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游太太29歲結婚,家庭計畫31歲才要生子,不料子宮外孕,術後子宮沾黏造成不孕,前後共做4次人工、4次試管,花了近200萬又受折磨,仍然不孕。5年前來茂盛醫院求子,接受「第3代試管PGS技術」,從80顆卵培育並篩檢出唯二的正常囊胚,分開植入,38歲產下試管女娃,41歲再添男嬰,讓原本可雙胞胎變成為一對姊弟,高超生殖醫學技術讓游太太夫婦讚嘆,呼籲不孕症者想求子,應及早來茂盛醫院。
圖說:游太太夫婦感謝李茂盛院長【左二】李俊逸執行長高超生殖醫學技術讓他們圓了求子夢
「第3代試管PGS技術」從80顆卵培育並篩檢出2顆正常囊胚
李茂盛院長指出,5年前游太太來找上門時已是38歲高齡,除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肌瘤,31歲時因子宮外孕切除右側輸卵管,加上術後子宮沾粘而造成不孕!李茂盛院長幫游太太陸續採卵3次,每次都有20、30顆,總計達80顆卵子,但能順利培育到第5至6天的囊胚卻只剩下7顆,再用「第3代試管PGS技術」進行染色體篩檢,最後只篩檢出2顆囊胚的染色體是正常可用的!」。
先天性高血壓恐有早發性子癇前症風險先植一顆產下女嬰
在考量游太太患有先天性高血壓,血壓常超過180mmHg(毫米汞柱),勉強生雙胞胎會對母嬰都有高度風險,所以李茂盛院長由2顆正常囊胚中挑出最優者進行植入,順利讓游太太懷孕,但也如醫師預料成為「早發性子癇前症高風險」孕婦。懷孕14週時,因「子宮頸閉鎖不全」,醫院立即施以「子宮頸環紮手術」,安胎躺了3個月才回家繼續養胎,終於在37週順利生下2640公克的試管女娃。
2019年底再植一顆囊胚成功產下男嬰
2019底,游太太和先生想再為女兒添個手足,於是請李院長再植入最後1顆第6天的囊胚,竟又再度成功著床!但同樣在懷孕14週時又實施「子宮頸環紮術」,再度臥床安胎,直到去年7月,同樣在孕期37週時產下2140公克的小兒子。李院長讓原本可以是雙胞胎的孩子,改成為一對姊弟,也為台灣人口再添強心劑。
第3代試管PGS技術能凍卵是生子優生學利器
茂盛醫院執行長李俊逸說明「第3代試管PGS技術」是將胚胎置於裝有特殊辨識晶片的培養皿中,它能監控並儲存病人胚胎資料,以「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PGS)」為基礎,再加上「次世代定序分析(NGS)」技術平台,將培養至第5天囊胚的外胚滋養層抽取5至10個細胞出來做切片檢測,可篩檢出具有正常染色體套數的胚胎,淘汰如唐氏症等之異常基因。因游太太是高齡婦女,胚胎容易異常,幸存2顆正常,才能保有生子機會!
搶救生育率要超前部署: 35歲前生子或凍卵
生殖醫學權威李茂盛教授示警,台灣年輕夫妻不敢生主因是怕養不起,至於晚婚者則因拖過最佳的生育期而導致不孕。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延燒到今年,更加速台灣人口邁向負成長,令人憂心!
李茂盛院長建議在35歲前結婚生子,因女性在35歲之後的懷孕率大幅降低、流產率則提高;至於,晚婚晚生的夫妻雖能像游氏夫婦求助於人工生殖技術,但「凍卵」才是最佳優生學,政府可加強相關衛教宣傳,婦女得以超前佈署,讓先進人工生殖技術協助挽救台灣人口負成長的國安危機!
2020年新生兒16.5萬人48年來最少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出生人口創下歷史新低點,新生兒只有16萬5249人,史上最少。李茂盛院長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年輕人結婚意願,全年結婚對數僅為12萬對,是48年來次低點,連帶新生兒出生數大幅減少,去年的出生數為16萬5249人,死亡數為17萬3156人,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7907人。去年,台灣人口總數降為2351萬9351人,人口成長為-0.18%。國發會預估,2025年人口成長率約-0.21%,65歲以上人口將有470萬人,超過總人口的20%;到2055年時,台灣老年人口將與日本同列全球第2,僅次於韓國!
高齡婦女歷經8次人工生殖失敗仍再接再厲終於圓夢
1月30日是游太太的42歲生日,幫游太太圓夢生子的李茂盛院長,29日特別幫游太太慶生,贈送她最愛的粉紅花朵特製蛋糕,上面還印有兒女的合照,象徵這對姐弟是送給她的生日大禮,還送玩具車給姐弟倆!李茂盛院長說,很欽佩游太太的勇敢,在少子化嚴重的當前,不畏做試管的辛苦,仍堅持生下2個可愛的孩子,拉升台灣破底的出生率,也為台灣增添新希望,精神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