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長效胰島素合併GLP-1促效劑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福音

【記者陳世旺報導】近年來糖尿病的藥物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郭佳茵醫師利用GLP-1受體促進劑,幫罹患第二型糖尿病10年的葉女士,控制血糖更達到減重效果。

郭佳茵醫師指出,GLP-1受體促進劑,類似人類在進食後腸道細胞會分泌腸「腸泌素」,有降低血糖效果,注射以後,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以及抑制昇糖素,延遲胃排空以及降低食慾,達到減791170

  圖說:郭佳茵醫師幫病人說明以及使用口服藥與搭配施打長效型胰島素合併GLP-1受體的促效劑帶來的便利

台灣現有藥物的劑型目前只有針劑並沒有口服,施打頻率有分為每天或每周施打,另外還有與胰島素混合的藥劑可減少病患挨針的頻率。郭佳茵醫師說,藥物的使用必須考量患者的肝腎功能、是否有禁忌症,或是不能忍受之副作用,因此必須與醫師仔細討論,依照病患身體狀況做最適宜的選擇。

治療糖尿病「針」的不用怕

62歲葉女士患有第二型糖尿病10年併有周邊神經病變和體重過重,近兩年因血糖控制不佳,醫師建議一日四次的胰島素注射,但反覆挨針以及施打速效胰島素後小腿抽筋疼痛的罕見副作用,讓葉女士抗拒施打,導致血糖控制成效不佳。經求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郭佳茵醫師改以口服藥合併長效胰島素合併GLP-1(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的促效劑,一天僅需注射一次,解決葉女士長期困擾並抑制食欲,體重控制也相較顯著進步。

雙腿疼痛抽筋症狀改善

 郭佳茵醫師表示,葉女士對於胰島素注射始終有排斥感,更覺得外出時施打麻煩,並沒有按時施打,因此血糖控制毫無進展,最後乾脆不量血糖。在家人的鼓勵下,109年9月至中國附醫新陳代謝科求診,經考量葉女士無法配合施打胰島素的原因,也發現她無法抗拒甜食的誘惑,郭佳茵醫師選擇口服藥合併一天只需注射一次的針劑,針劑藥物成分為長效胰島素合併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的促效劑,病患選擇三餐中最大進食量的餐前施打一次即可。葉女士在按時施打藥物及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之下,半年後糖化血色素有了顯著的進步,雙腿疼痛抽筋的狀況也不復見,另外病患也很開心此期間減輕了3公斤的體重,親友看到都認為她近來看起來健康年輕許多。

 郭佳茵醫師呼籲,過去糖尿病患者聽到需要打針治療就避之唯恐不及,現今正確的觀念是糖尿病藥物包含胰島素等針劑,並不會傷害腎臟功能。糖尿病控制不佳所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才是國人洗腎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會導致神經血管病變,如中風、心臟病、眼部視網膜病變,腎臟尿蛋白病變等等。建議患者好好與醫師充分溝通相互配合,才能真正達到自由自主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