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儒醫陳偉德分享人生遇到抉擇和危機處理經驗談

【記者陳世旺報導】滾滾紅塵,人生不能重來,也無法預知生命長短;要如何活出不平凡的人生?中國醫藥大學校務顧問陳偉德講座教授獲邀在【傳承講座】分享人生閱歷的經驗智慧,他從理性的思維述說,人生必須掌握好「十字路口的抉擇」和「危機的處理」兩件事,當然,人生也可以很簡單,但是要用心的活、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中國醫大校務顧問陳偉德講座教授發表專題演養分享人生閱歷的經驗智慧

圖說:中國醫大校務顧問陳偉德講座教授〉在【傳承講座】分享人生閱歷的經驗智慧_

中國醫藥大學教師發展中心1月12日上午舉辦【傳承講座】,邀請陳偉德講座教授以「從人生解題到醫學研究」發表專題演講,校院師生與醫事人員參與踴躍,位於水湳校區卓越大樓2樓史丹佛會場座無虛席,線上同步聆聽300餘人,主持人黃立琪教授推崇陳偉德顧問任職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北港附設醫院院長期間,績效卓著,曾榮獲「模範公務人員」、「杏林獎」、「健康促進貢獻獎」等殊榮,是一位傑出的臨床醫師和醫學教育家。透過大師演講來傳承經驗,相信能獲得些許啟發,豐富生活內涵。

黃立琪主任致贈陳偉德顧問感謝狀

圖說:黃立琪主任致贈陳偉德顧問感謝狀

依平均壽命來自我擬定人生規劃

陳偉德講座教授演講時開宗明義的指出,既然要談人生,首先就要把人生的定義弄清楚,人生指的就是時間,就是從出生到死亡的時間,這樣就很清楚啦;談人生就是談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這樣大家就知道,要怎麼去安排自己的人生、安排自己的時間,事實上,這兩者是一樣的事。

人生既然是時間,我們就要去瞭解甚麼是時間? 如何掌握時間? 如何支配時間? 這三項是大家對人生真正的理解時候,最重要的事。

人生有多少時間?人命有多少年?我們是何時出生都已經知道了,但甚麼時候會死?我們不知道。當我們要規畫自己的人生,要先知道要規劃多久,從學醫的角度,我們可以用國人平均壽命的平均值來做規劃。

人生有四業:學業、職業、事業、志業

依台灣109/110年的簡易生命表來看,男性平均壽命78.1/77.7,女性平均壽命84.7/84.3;此數據顯示,大家的時間生命是有限的,可以用80年來規畫自己的人生,所以要怎麼規劃時間是很重要。

人生有80年;戴勝益先生曾發表文章稱,人生20歲~40歲是職業,40歲~60歲是事業,60歲之後是志業;陳偉德講座教授再加一個「學業」,從出生到20歲,所以人生有四業:

學業:求學階段-自己的功課自己做。

職業:踏入社會-自己的工作自己找。

事業:事業奮鬥-自己的舞台自己創。

志業:夕陽餘暉-自己的晚年自己顧。

縱然人算不如天算,每個人可能會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但你還是要去算清楚,才有辦法規劃自己的人生。

時間管理善用在有意義的目標

如何掌握時間?台灣人最愛手機,每天逾3小時,全球第一;教育部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大學生每日平均上網3小時;大家要思考的,我們花這麼多時間掌握滑鼠和手機? 這些資訊都正確真實嗎?對你有益嗎?還是打發時間?你滿意自己受控於人的時間人生?

金錢可以買時間嗎?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行。如果出差出國,搭高鐵可以早抵達目的地,商務艙的行李會優先被運送出來,我們可以發現,有錢可以多買一些時間,重點是你有沒有把握時間來做想做的事?

從機場搭機的現象觀察,貴賓廳裡面的人大多在閱讀,而經濟艙候機區全都在玩手機和聊天的較多;那麼,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

校院師生與醫事人員聆聽踴躍

圖說:校院師生與醫事人員聆聽精彩人生經驗談

如何支配時間?那必須要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目標正確才能善控時間。根據耶魯大學研究報告,大學畢業生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會成為各領域的頂尖人士僅3%;有清晰但較短期的目標,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取得相當的成就約10%;目標模糊,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並無突出成就有60%;沒有目標,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過得很不如意的佔27%。

面對問題掌握二大關鍵1.十字路口的抉擇;2.危機的處理

在追求名與利的現實環境,面對事情必須要自己去思考並做出選擇。關鍵在於掌握兩件事:1.十字路口的抉擇;2.危機的處理。

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擇很多時候是像在迷宮裡,你不會知道現在做的抉擇對你未來影響層面會是什麼。第二件事就是危機的處理;當你發現錯誤時,不要試圖在同樣的情況下找解答,因為很有可能只會一錯再錯,先要理解問題,重新找答案時,回到最基本的SWOT分析、定策略(Plan),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最基本原則。

 參與傳承講座同仁合影

圖說:參與【傳承講座】都比讚唯獨儒醫陳偉德謙沖處之

人生很多事情是可以用分析,去做量化,來為自己制定計畫與決定,當然也會遇到很多意外,過去經驗和知識的累積,都會成為你危機處理的關鍵能力。

處理問題:先理解問題、集思廣義自我解決

「處理事情的方法,其實就同等於學術研究的方法;」陳偉德講座教授說,學術研究最重要就是自己要發現問題,會問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研究,而老師最重要任務,能夠交會學生研究的方法,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當你發現問題時,若在自己的領域無法解決的時候,說不定其它領域的人幫助你解決問題,所以你不要怕踏出自己的領域,也不要去抗拒結交不同領域的人。

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要有轉念的勇氣。俗話說,山不轉水轉,水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換個角度看事情,可能就會海闊天空,活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