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一歲三個月突然神智不清全身抽蓄的采潔,被診斷為原發性癲癇,歷經12年的長期抗癲之路,秉著繪畫天份,在兒童節前夕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特別舉辦癲癇病童油畫展,希望透過畫作鼓勵家屬發現孩子的天賦,成就他們的潛能。29日畫展開幕式,癲癇女童采潔與媽媽贈送一幅油畫予主治醫師周宜卿副院長,感謝醫療團隊12年來的照護與陪伴,並將現場義賣所得的30%捐贈回饋給兒童醫院愛心專戶。
圖說:采潔(右二)至今12年長期抗癲之路,完全不影響對色彩的天賦,加上油畫家外公謝滄益先生啟蒙,利用油畫開始畫出她心中的繽紛世界,讓她的創作鼓舞更多癲癇病人要持續接受治療,更要展現生命的力量,畫出璀璨的人生。(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_王志堯院長(左一)、周宜卿副院長(左二)、采潔媽媽(右一))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采潔,從小到現在屢次進出加護病房,媽媽心疼地說:「每一次癲癇大發作,命都是撿回來的!」在學習路上也是顛顛簸簸,跟不上同儕的學業進度,小二開始就到資源班補強數學,有次加護病房醒來的第一句話是問數學成績公布了嗎?可見采潔努力想學好數學的壓力不小。幸而采潔擁有家人的愛,配合醫師治療且規律的服藥,病情穩定。采潔從小展露對色彩的天賦,上帝為她開了另一扇窗,兩年前,采潔受油畫家外公謝滄益先生啟蒙,利用油畫開始畫出她心中的繽紛世界,今年1月隨同外公受邀南投文化局展覽,李穀摩大師現場亦認購一幅采潔的作品鼓勵她努力不放棄。
圖說上面右圖是采潔2年前無師自通的處女座【史迪奇穿高跟鞋畫作】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暨兒童神經科主任周宜卿教授表示,癲癇是一種先天或後天因素所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主要是腦細胞過度放電引起的反覆性發作抽搐或伴隨意識障礙;臺灣兒童癲癇(0-19歲)盛行率約0.33%(2005年健保資料庫統計),全國約有13萬名患者,其中包括兒童和成人。
每位兒童都像綻放花朵各有特色
兒童癲癇的病因、治療方針與成人不同,兒童癲癇需要更多醫護人員和家屬的照顧,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為中南部第一家醫學中心設有兒童專用癲癇病房,提供完整的醫療服務。診斷癲癇必須透過專業儀器的詳細檢查,常規性腦波檢查時間約30分鐘,疑似癲癇病患於接受第一次腦波檢查時,發現異常的比率僅30~50%;因此近年來皆利用「長時間監測高解析癲癇腦波儀」進行數小時至數天的監測及同步錄製腦波與影像,大幅提高對腦波異常及癲癇放電波的敏感度,有效提供病灶定位及診斷比率。
圖說:采潔母親(右)代表采潔與家人致贈一幅油畫作品予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周宜卿副院長(左),感謝周醫師及本院醫療團隊12年來的治療和陪伴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王志堯院長鼓勵每一位就醫的孩子無論處在什麼情況,都能發揮天賦找到自己的道路,像綻放的花朵各有特色!並強調每一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少子化的今天,身為家長不僅能更專注地發展孩子的天賦潛能,醫療團隊在兒童的治療策略上也是更加注重全人的照護,陪伴家屬找出最適合孩子的治療方式。
圖說:小畫家采潔繪畫神情相當專注
「綻放的花朵 一位值得鼓勵的小畫家 癲癇病童畫展」即日起至5月5日於兒童醫院一、二樓候診區展出12幅采潔的油畫作品以及油畫家謝滄益爺爺的1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