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生殖醫學專家提四大藥帖來緩解台灣少子化危機

【記者陳世旺報導】台灣連續3年出生人數比往生人數少,出生人口已經9年往下掉,去年只有13.8萬人,今年上半年為6萬多個新生兒,預估112年可能來到12萬人。生殖醫學專家茂盛醫院副院長陳忠義,提出緩解晚婚、晚生子的四大藥帖。建議政府:提高35歲以下者的試管補助金額、落實6歲以下兒童國家養、廣建社會住宅、同婚夫婦可比照人工生殖法,才是緩解晚婚、晚生子的四大藥帖,對台灣人口結構才有幫助。

林小姐全家福

圖說:林小姐在茂盛醫院申請試管補助喜獲嬰兒帶來家庭和樂

鼓勵年輕人早生子才是上策

鼓勵年輕人早做家庭生育計劃才是上策,若是【孕】事不順,就應及早就醫,試管嬰是優生學的科技產物。政府109年7月實施試管補助,試管補助催不太動35歲以下年輕夫妻來申請陳忠義副院長觀察臨床上的情形卻是成效不大,仔細核對110年與109年的受術婦女族群的佔比是相近的,這顯示鼓勵年輕人早生的政策目標沒有達成。

提振生育四大方案

陳忠義醫師建議政府可往四大方向著手:第一:再提高35歲以下者的補助金額,目前補助案設定35歲以下者最多可申請6次補助,35歲至44歲者為3次,只要是首次申請就有機會領到10萬元滿額金,以鼓勵年輕夫妻儘早就醫。;第二,:是落實6歲以下兒童國家養;第三:廣建社會住宅:提供友善工作環境,讓年輕夫婦得以安居,放心生養孩子;第四:同婚夫婦可比照人工生殖法,台灣4年前是全亞洲最早通過同婚專法,但同婚夫婦卻不適用人工生殖法,導致他們要花大錢且冒著醫療風險到其他國家接受試管療程。陳副院長建議可速修法,讓想生的同婚夫婦不用捨近求遠。

補助政策緩解少子化危機也提高單胞胎生產率

試管教父李茂盛教授指出,110年有9774個試管寶寶,109年因受疫情影響大減13.5%來到8944人,108年有10678人,再往前看,每年都略微成長。由此可見,109年covid19疫情不但嚇退不孕夫婦,也導致109年至110年期間的試管寶寶人數大減。所幸110年因著衛福部國健署在109/7/1實施「擴大試管補助方案」才得以成長9.3%。他認為在少子化嚴重的台灣,試管嬰兒已對新生兒人數的提升做出貢獻!

補助政策規範單胞胎生產成效佳,就是植入多顆胚胎者的佔比也明顯減少了,多數夫妻愈能接受單胎生育。李茂盛院長指出,110年植入1顆胚胎的婦女為35.1%,較109年大幅成長13%,這歸功於試管補助案所設定的規範,即35歲(含)以下婦女植入1顆才能獲得補助;36歲至44歲(含)植入2顆為上限;至於植入3顆者從19.2%大降1成來到9.5%;同時,單胞胎活產的佔比從22.1%同步躍升為35.1%,但植入2顆仍為主流,佔比高達46.5%。從事不孕科30多年的陳副院長開心地說,單顆胚胎植入、生產,能降低併發症、早產等風險,對新生兒的發育也較好,實乃對母嬰健康最為理想的作法。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