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姜封豪醫師創新健康領域治療肌少症

【記者陳世旺報導】中風、帕金森氏症、老人痴呆症、肌少症等是容易造成意外受傷的族群。肌少症常被忽略不是病,卻帶來潛在健康危機,健康領域中心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姜封豪認為代謝異常、免疫力失調、癌症、營養不均、腸蠕動不好都是造成肌少症的原因,建議45歲以上民眾注意身體內生長激素的變化,及早預防「肌少症」的發生,減少併發症,藉著現代智慧醫療技術,是預防和治療肌少症的新利器。

1652257

圖說:姜封豪醫師親自使用奧克斯高壓氧艙為患者服務

「肌少症」發生原因?自我檢測方法?

姜封豪醫師指出,代謝異常的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使細胞免疫力失調、手術後腸蠕動機能變差、久病臥床少運動,都是造成肌肉流失的原因,可用自己雙手指圍繞小腿,圍著小腿後仍然有空隙,蹲下坐著要起身很難、手部肌肉變少、握力下降、一爬樓梯就吃力,都是自我檢測肌肉是否有流失的簡易方法。

預防「肌少症」:運動、營養、規律生活

減重、增肌、抗衰老專科醫師姜封豪指出,肌力流失的速度將隨著年齡老化而加快,肌少症影響生命,更攸關日常生活品質。預防肌少症應朝三方面著手:

【一】均衡性運動:前行走路也要做橫向運動,跳舞、游泳、瑜珈等肌力訓練,年長者可運用垂直震動機代替運動,各類運動首重安全為前提。

1652258

圖說:專業的復健師輔導使用精準又符合科學的運動方法安全舒適有復健效能

【二】均衡飲食:攝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可防止肌少症發生。食慾不振,不正確減重、節食、熱量不足會讓肌肉分解流失,攝取良好的蛋白質可幫助增加肌肉量,如:牛奶、蛋、瘦肉、豆、海鮮製品等。適度曬太陽可補充維生素D,多吃富含維生素D食物、蔬果,幫助強壯骨骼、維持骨骼密度,可促進鈣質吸收。黑芝麻、黑木耳、乾香菇、海鮮、肉類等,食慾好,多攝取日常食物,均衡營養都可補充鈣質,減緩骨質流失、保護肌肉組織。

【三】規律生活睡眠充足:好的生活習慣可以穩定情緒,保持消化系統症腸蠕動熬夜容易導致身體發炎,發炎會影響身體生成肌肉的能力,進而導致肌少症。要有足夠的睡眠、才能降低發炎因子,並刺激生長激素。

傳統治療肌少症方法

賀爾蒙失衡讓肌肉耗損的速度加快,蛋白質分解速度加快都是造成肌少症原因。目前治療肌少症大都是【1】注射賀爾蒙【2】營養調理【3】復健刺激療法,來增進肌肉血管收縮。

健康領域中心副院長羅文佑藥師指出,肌少症患者選擇補充營養品,要能夠促進補血、循環成分的精胺酸。日常食物富含精胺酸有生蠔、龍蝦等海鮮,都有益增長肌肉的食物

智慧醫療儀器精準輔助治療肌少症

健康領域是整合醫療的新概念,因應AI智慧醫療時代來臨,姜封豪醫師整合診所、藥局、營養餐飲、運動中心等四大服務專區。

1652259

利用智慧醫療、大數據分析科技系統,專業醫師整合醫療、復健師藥師作保健復健、營養師負責餐飲、專業人員各司其職,一條龍尊貴醫療服務,四大合體組成創新醫療團隊。

不惜重資添購非侵入性的精準醫療儀器。高壓氧治療機、AI骨骼年齡檢測儀、經顱外磁刺激治療儀、電刺激芳療按摩儀等先進尖端儀器。空間寬敞,清新明亮,遠距離照護等優質全方位的整合醫療,帶給肌少症等患者治療新希望。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