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69 topbanner

銀髮急救宣導培力課程是超高齡社會重要課題

【記者陳世旺報導】臺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每4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家庭和社會結構的改變,獨居長者比例漸漸攀升,傳統的世代同堂模式逐漸式微。當緊急醫療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在現場的,不再必然是年輕家人,而可能是銀髮配偶、鄰居,甚至是看護人員。防微杜漸社團法人臺中市紅十字會首先倡議:將「銀髮急救」視為建構「韌性城市」的重要一環,更是臺灣當前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臺中市紅十字會邀請全台最資深且第一線的急救教練與專家,經過一年的研發與接地氣的試驗,發展出全國首創的「銀髮急救宣導員」課程。

3

社區普及銀髮急救正是在為城市韌性打下最扎實的基礎

   「韌性城市」的核心概念,在於一座城市面對天災、公共衛生危機等衝擊時的應變、恢復與適應能力。這份韌性不僅來自硬體基礎設施,更來自於每一位市民的防災與應變素養。

   臺中市紅十字會郭慈安會長表示:多一點急救知識。就少一點救護人員的辛苦!也多一點自救自立的能力!在高齡化的浪潮下,普及銀髮急救正是在為城市韌性打下最扎實的基礎,一個社區的長者若普遍具備急救技能,即使重大災害導致醫療資源短時間內無法觸及時,長者們也能形成一個個具自主應變能力的「安全孤島」,進行初步的傷害控制與生命維持,有效減輕災難初期的醫療系統負擔。

4

   郭慈安會長更進一步點出提升,高齡者理解急救概念的重要性,不僅能協助銀髮長者掌握何時撥打救護車的時機、提升急救準備與行動力、減少不必要的召救頻率,更可促進社會支持系同的強化。

「銀髮急救訓練」可自救救人成為『行動急救站』

   過去,急救的焦點多半集中在青壯年族群。然而,社會現實已然轉變。當長者在家中或社區發生意外時,等待救護車的「空窗期」是最致命的風險。若身旁的銀髮族具備基礎急救知能——懂得如何正確報案、操作AED、處理哽噎或控制出血——便能極大化地延續生命機會。

2 copy copy

   「這不僅是個人健康問題,更是整個社會安全體系的問題。」臺中市紅十字會的急救教育訓練專家強調:「當我們社會有越來越多的長者獨立居住,或由年齡相近的伴侶相互照應時,賦予他們自救與互救的能力,就等於為我們的城市安全增添了數以萬計的『行動急救站』。」

社區落實「銀髮急救」成為超高齡社會重要課題

   為響應此一重要倡議,臺中市紅十字會已率先規劃並開辦全國首創專為社區設計的「銀髮急救宣導員培力課程」。我們相信,知識是最大的力量,透過專業且友善的教學,人人都能成為社區的守護者。這也正是將市民從被動的受災者,轉變為主動的貢獻者,是提升整體社會防災韌性的關鍵一步。臺中市紅十字會誠摯地邀請所有關心社區安全、願意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的民眾,無論年齡,都能踴躍報名參加,將這份守護的力量帶回您的家庭與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