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今年9月24日開始營運的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委託中醫大醫療體系經營,績效立竿見影,到10月2日短短一週,門診人數已2600人次,醫術、醫技、設備,人員編制,一切都準備好了。張坤正院長肯定和醫學中心等級的品質不相上下,以救腦、救心、救急、救命、失智整合為使命,是台灣最完善的醫養照護機購。醫院地處74號快速道路交流道附近,醫療照顧網擴及中彰投苗栗等地區民眾,新醫院新氣象,提供市民就醫新選擇。
圖說:張坤正院長【右五】偕同醫療團隊和遠道從花蓮來救醫做心臟血管擴張手觸的患者合影
急重症處理有守護市民健康能力
市醫院長張坤正和副院長陳建鈞都是心臟科權威醫師,市醫開幕第二天便完成四例心導管手術,全部順利成功,充分展現醫療團隊的專業能量與效率。醫院也於試營運期間完成首例22歲年輕病患的微創脊椎減壓手術,患者術後一小時即可下床行走,證明市醫在神經外科的技術與設備同樣具備高水準。張院長強調,精湛醫術高端醫技設備照顧患者不分老少急診部也成軍最難能可貴有325床護理人員宿舍市醫已經斥資百餘億元的先進設備 這些成果象徵市醫已具備完整的急重症處理能力,能即刻守護市民健康。
已裝支架血管阻塞採「刀片氣球」及「塗藥氣球」治療救回一命
其中最令人動容的案例,來自花蓮的58歲張先生,長期受心肌梗塞與血管阻塞所苦,在雲林台大分院裝支架,是陳建鈞醫師的患者,近期胸痛復發。得知陳建鈞醫師榮任市醫副院長,他便毅然從花蓮趕赴臺中就醫。幸好在心血管中心醫療團隊及最新導管設備協助下,成功恢復血管暢通,重獲健康。張先生今日特地現身記者會,感謝市醫醫護團隊協助治療,並表示「能在災後保住健康,是生命的奇蹟」。
圖說:由左至右市醫副院長陳建鈞、患者、院長張坤正、護理長
市醫副院長兼心臟科醫師陳建鈞說明,病人有裝支架再阻塞的病史,加上長途奔波與生活壓力,病情更加複雜。經團隊縝密評估後,決定採用「刀片氣球」及「塗藥氣球」治療,既能打通血管阻塞,也可降低再度狹窄的風險,大幅縮短康復時間。手術全程順利,患者隔日即可出院,術後更能安心規劃生活與健康管理。
張先生此次來到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除了先進的醫療設備與舒適的環境外,更令他難忘的是醫療團隊使用客語與他溝通,讓遠在異鄉的他倍感親切。他強調,術後生活品質明顯提升,未來也將努力戒菸,維持良好控制,並期許自己能在災後投入更多公益。
「救腦、救心、救急、救命、失智整合」五大任務為醫療核心
自開幕以來,以「救腦、救心、救急、救命、失智整合」五大任務為核心,跨專科整合十大醫療中心,形成全方位生命守護網,落實「從預防到治療、從急救到長照」的全齡全程照護。開業日即啟動包括心導管治療、微創脊椎手術在內的高難度醫療服務。心臟3D立體定位導管消融、心房顫動脈衝場消融等最新技術也能執行,廣納全齡需求,服務遍及全臺。在災難與病痛的挑戰中,市醫將成為市民最堅強的健康守護力量。
揚善採訪專線0926-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