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大腸阻塞是腹腔內有腫瘤壓迫或腫瘤阻塞大腸道,造成病患無法正常排便,嚴重併發症包括腸穿孔、腹膜炎與敗血症。中國附醫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蔡元耀提醒,飯後容易腹脹、食慾減退,排便不順、嘔吐、無法排氣等症狀,要小心是罹患大腸癌的警訊!
圖說:患者賴女士感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療團隊
蔡元耀醫師指出,在臨床上,大腸阻塞多為大腸腫瘤造成,當腫瘤侵犯腸道肌肉層時,腸道便失去彈性,隨著腫瘤蔓延、擴大,便可能阻塞腸道,腸道也會發炎、腫脹,進而衍生食慾減退、飲食後容易腹脹、常有便意卻排便困難與體重減輕等症狀。
先裝金屬支架暢通腸道再手術
蔡元耀醫師說,多數大腸癌腸阻塞病患為年長者,面對年長者,需要考慮更多面向並且需慎重考量治療對策。在過去,腸阻塞病患多半需接受暫時性腸造口(人工肛門)手術,醫師先將腸道阻塞部位切除,再將腸造口縫於腹部體表處,待之後營養狀況恢復,腸子腫脹消退後,再進行腫瘤切除,病患除了接受全身麻醉,住院天數也拉長,更須隨時注意腸造口清潔、照護,避免感染。
健保條件給付!避免人工肛門造口
現在,病患也可選擇先使用大腸金屬支架,在短時間即可改善腸阻塞問題,恢復正常生活。裝大腸金屬支架6大優勢:1. 避免緊急手術與全身麻醉風險2. 減少手術次數3. 縮短住院天數4. 減少整體醫療費用5. 避免人工肛門造口6. 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2021年12月,對於無法接受手術的大腸癌腸阻塞,且腫瘤位置距離肛門口5公分以上的病患,健保已將大腸金屬支架納入給付項目。
蔡元耀醫師指出,多數病患進入急診室前,往往因腸阻塞而營養狀況不佳,手術發生併發症風險較高。如能先置放大腸金屬支架,住院、復原時間大幅縮短,支架放置後即可開始進食,恢復營養攝取。後續再搭配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併發症、感染風險就會明顯降低。對於70歲以上年長者或合併心衰竭、腎功能不佳等慢性病患者尤其適合。
圖說:中國附醫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蔡元耀 醫師【右二】與患者 賴女士【左二】合影
個案分析:裝支架14天後手術復原快
60歲的賴女士為上班族,1個多禮拜前發生連續多天沒有排氣、排便,甚至因腹部鼓脹嚴重導致走路困難,她先到急診就診,腹部電腦斷層懷疑,因為大腸腫瘤造成大腸阻塞,引起「吃不下、便不通」,需緊急治療。
腸道一阻塞,病患生活大亂
得知罹患大腸癌,賴女士除了得平復情緒,也擔心臨時開刀、多日住院影響到工作,在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先在腸阻塞處放置金屬支架,將腸道撐開,恢復腸道暢通,置入金屬支架隔天,她馬上可以排便、排氣,也可正常飲食,等出院返家休息,大約兩星期後再接受微創腹腔鏡腫瘤切除手術,目前狀況穩定追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