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世旺報導】近期國內出現缺蛋恐慌潮,民眾不用怕蛋白質攝取不夠,臺中榮總營養室謝惠敏主任表示:蛋白質營養補充是有其他替代方案的,豆腐類,肉類、魚類、海鮮類、毛豆等多樣食品都富含很多的蛋白質,民眾可以多吃,暫時代替蛋來補充蛋白質。
蛋的蛋白質有替代食品的比例參考
謝惠敏營養師表示,如果平常有習慣吃蛋的人,可以考慮其他的營養補給替代方案,比方說可以換一下植物性的蛋白質,例如豆類的製品,像是豆腐、豆包或者是毛豆,這些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品。
番茄炒豆包代替番茄炒蛋,炒起來也是很好吃,而且形象也類似。民眾大概比較關心的是營養成分是否足夠?謝惠敏營養師說,一個蛋算是一份的蛋白質,換算成肉類的話,大概就是我們半個手掌大的一塊肉,這樣蛋白質就等同於一顆蛋的量,如果說是要換豆腐的話,一個田字型的傳統豆腐 ,大概也是一份蛋白質,或者是的1.5個豆包 或兩湯匙的毛豆,也一樣可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
早上喝一杯豆漿,也是很好的替代方式,所以其實國人不需緊張,平常我們在肉類或者是海鮮類中攝取的蛋白質其實是足夠的,不至於導致營養缺乏,民眾不要恐慌,還是有其他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可以選擇喔。